隨著氣溫升高,陽氣升發,肝氣、肝火易隨春氣上升,而肝陽旺盛,易導致高血壓、眩暈、肝炎等疾病,所以專家建議養生要以養肝為先!
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字顯示,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新發肝癌患者在中國,而肝癌被診斷時多數都是「晚期」。肝臟是一個“沉默的器官”,它對痛感比較遲鈍。同時它的代償能力也很強,一般普通人,只要有30%的肝臟,就足以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。所以肝臟長了腫瘤,常常沒有明顯的癥狀。
2. 人們對肝癌不夠重視,缺乏定期體檢和早篩的意識。
肝癌患者往往具有基礎肝病,如乙型肝炎、丙型肝炎、酒精性肝炎等,但這些高危人群,有的人總認為沒啥大事,嫌麻煩不愿定期檢查,甚至熬夜、喝酒樣樣不落!給肝癌以可趁之機。等到出現肝區疼痛、黃疸、腹水等典型癥狀時,已經是晚期。喝酒傷肝這個常識,大部分人都知道。嗜酒之人往往很容易從酒精性脂肪肝變成酒精性肝炎,甚至發展成酒精性肝硬化。男性每天超過40g酒精,女性每天超過20g酒精,即為過量飲酒。每天攝入乙醇80g以上(約3兩白酒),持續時間10年以上,極有可能導致酒精性肝硬化。超量的酒,多喝一滴都是向肝癌靠近一步。當酒精進入人體后,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,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,引起肝內脂肪沉積,造成脂肪肝。經常醉酒,你就有可能走上“酒精性脂肪肝→酒精性肝炎→酒精性肝硬化→肝癌”這條不歸路!熬夜傷肝這件事,也是提醒過無數遍了,但仍有很多人喜歡熬夜通宵,當然其中也包括那些需要在夜間工作的人。睡眠過程中,人體會進入自我修復狀態。過度熬夜會讓肝臟疲憊不堪,不僅會導致睡眠不足,還會影響肝臟在夜間的自我修復。“是藥三分毒”,大家應該都聽說過,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。肝臟作為“解毒器官”,它自然就參與了藥物代謝,分解有毒物質。因此,這個解毒器官里面,藥物的濃度也遠遠高于血液及其他器官。一旦這些藥物或者藥物的代謝產物有一定的毒性,肝臟就是“受害者”。所以,任何藥物都需嚴格按照醫囑服用,堅決不過量服用之外;如果服用的藥物是已明確會不同程度引起肝損傷的,不管醫生是否囑咐,都應定期到醫院對肝功能進行監測,一旦發現有肝損傷,及時與醫生溝通,了解是停藥還是替換其他藥物。中醫認為,抑郁的人常肝氣郁結,易怒者則會肝氣橫逆、肝陽上亢,這兩類不良情緒都會傷肝。國外研究發現,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。在生氣時,人體會分泌一種叫“兒茶酚胺”的物質,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,使血糖升高,脂肪酸分解加強,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。中醫上講“怒傷肝”,說的是憤怒的情緒使人體的氣上逆,從而損傷肝的功能。看到這個答案,會不會有點驚訝?沒有錯,吃得太好,脂肪過多,同樣會傷肝。肝臟是脂肪運輸的樞紐。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進入肝臟,之后再轉變為體脂貯存起來。饑餓時,貯存的體脂先被運送到肝臟,然后進行分解。如果你餐餐大魚大肉,頓頓重油飲食,肝臟處理不過來,脂肪就不能被及時代謝為糖,而是作為庫存,積壓在肝細胞內造成損害,這種情況就是「脂肪肝」。除此外,火腿腸、臘肉、培根等加工肉制品脂肪含量也很高,盡量少吃。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飪過頭的燒焦食物(特別是肉食)也容易導致肝臟受損。研究發現,醉蝦、醉蟹、生蠔和半生不熟的貝類常帶有細菌和寄生蟲,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、痢疾,容易導致肝病惡化,甚至誘發肝昏迷。最讓肝臟害怕的就是黃曲霉素這個“毒物”了,它是導致肝癌高發的一個危險因素,一些地區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就是它!黃曲霉素來自哪里?發霉的食物!食物一旦發霉,就會產生黃曲霉菌,黃曲霉菌則會產生強致癌作用的黃曲霉素。長期攝入,毒素蓄積產生慢性中毒和致癌作用。霉變玉米、花生、瓜子、豆類等含有較多黃曲霉毒素,不可食用;家里的筷子、案板發霉,請及時更換;少食腌制食品,如酸菜、咸菜、咸魚等。除了以上吃的喝的最傷肝臟,下面這兩個也是肝臟的敵人。許多人盲目留膽囊,害怕手術,放任肝膽結石反復發作,肝臟受損厲害。小三陽、大三陽或病毒攜帶者,長期不規范治療,肝功能受損,出現肝硬化、原發性肝癌。根據中醫“臥則血歸于肝”的理論,平臥的時候,血液就會充分回流到肝臟,春天養肝的目的就在于協調肝的陰陽平衡,因此,在這個階段更要順應天時,避免熬夜給肝臟帶來的負擔。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,多喝水可補充體液,增強血液循環,促進新陳代謝,減少毒素和“火氣”對肝臟的損害。平時要多喝溫開水,或在水中加入枸杞、玫瑰或陳皮等做代茶飲,可以滋補肝腎、益精明目、疏肝理氣。
據統計,目前至少有600多種藥物都能引起藥物性肝病,而藥物毒性作用最傷的就是肝臟。特別是服用新藥或是長時間吃藥(包括中草藥)都應該格外留意自己有無不適癥狀,定期檢測肝功能。俗話說,病從口入,大部分的肝癌也是吃喝出來的。喝酒是引發肝癌的重要因素。長期大量飲酒會使肝細胞,反復發生脂肪變性、增生并壞死,最終誘發肝癌。而長期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也會加大肝癌的發生概率。黃曲霉素是引發胃癌、肝癌、食道癌的罪魁禍首。霉變的花生、谷物、大米等都有這種毒素,但有些人不知道,容易出現誤食,特別是老年人,不想浪費食物,發霉的東西往往照吃,從而增加肝癌患病風險。
肝火旺,會導致易怒、頭痛、耳鳴、眼干、視物模糊、口苦、吐血、咯血等癥。如果肝火旺盛不加以控制,很容易引發肝臟方面的疾病。菊花茶最適合頭昏、目赤腫痛、嗓子疼、肝火旺以及血壓高的人喝。
菊花有疏散風熱、平肝明目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而不同菊花有不同的功效。白菊花味甘、清熱力稍弱,長于平肝明目;黃菊花味苦,泄熱力較強,常用于疏散風熱;野菊花味甚苦,清熱解毒的力量很強。所以養肝的話,多選用白菊花。
肝不好的人,非常容易疲勞。此類藥茶屬于保肝降酶類藥茶,非常適合谷丙轉氨酶、谷草轉氨酶異常的乙肝病人。
現代科學試驗證明,絞股藍對人體有滋補、鎮靜、抗緊張、促食欲、降轉氨酶、延緩衰老、防治癌癥、防治動脈粥樣硬化,治療冠心病等作用,對于肝臟功能反復異常,伴疲勞乏力、食欲差的乙肝病人非常適宜。
茵陳滋陰補腎,清熱解,退黃。主治黃疸、小便不利,濕瘡瘙癢等。有利膽,保護肝功能,解熱,抗炎等作用,茵陳泡水對肝病有一定的療效。有口渴、小便顏色深黃或短赤、大便秘結、舌苔黃膩等不適的肝炎病人經常服用該藥茶,可起到一定的保肝、降酶、退黃及緩解癥狀的作用。
